产品价格咨询热线13938410295
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设计按照:常用的破碎机械有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等几种。颚式破碎机大多数都用在抗压强度不超过320兆帕的各种物料的中碎、粗碎作业,具有破碎比大、产量高、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该破碎机(http:\/\/.shpsj\/\o破碎机)已普遍的应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等部门。鄂式破碎机(http:\/\/.shpsj\/catalog.asp?tags=%E9%84%82%E5%BC%8F%E7%A0%B4%E7%A2%8E%E6%9C%BA\o鄂式破碎机)性能特点: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维修使用起来更便捷;稳定性很高,经营成本低;破碎比大。颚式破碎机按照活动颚板的摆动方法不一样,可大致分为简单摆动式颚式破碎机(简摆颚式破碎机)。复杂摆动式颚式破碎机(复摆颚式破碎机)和综合摆动式颚式破碎机三种。复摆式颚式破碎机与简摆式相比较,其优点是:质量较轻,构件较少,结构更紧凑,破碎腔内充满程度较好,所装物料块受到均匀破碎,加以动颚下端强制性推出成品卸料,故生产率较高,比同规格的简摆颚式破碎机的生产率高出20-30%;物料块在动颚下部有较大的上下翻滚运动,容易呈立方体的形状卸出,减少了像简摆式产品中那样的片状成分,产品质量较好。设计意义: 1.破碎腔深而且无死区,提高了进料能力与产量;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国外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复摆式破碎机机构、腔型、产量和磨损等来优化,研制开发出无塞点、高度低、重量轻、产品粒型好、产量高的高性能、低能耗的新型颚式破碎机,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破碎机的性能,缩短了产品研究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国内对颚式破碎机的仿真优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限于对特定型号的颚式破碎机编写相应程序来优化设计,这些程序大多重用性差,只能解决特定型号中的特定问题。然而破碎机的优化内容是根据不一样的客户要求需要经常变化的,因而仿真优化设计工作经常要重复大量而繁锁的编写程序工作,费时费力,而且还延长了产品研究开发周期。本文尝试利用先进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设计工具对新型颚式破碎机进行快速开发,对机构设计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设计,从而大大减小了仿真设计的工作量,缩短了产品研究开发周期,提高了仿真模型重用率。本文利用先进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优化设计软件ADAMS对新型复摆颚式破碎机机构设计进行仿真优化,其主要任务是优化破碎机给、排料口水平及垂直行程和行程特性系数,来提升破碎机处理量,减小破碎机重量,增强破碎机结构强度,减小破碎机衬板磨损,从而大幅度的提升破碎机工作性能。
我国自50年代生产复摆式破碎机以来,在破碎机设计方面经历了模拟,仿制、图解法设计阶段,目前正向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过渡。生产制造的颚式破碎机(http:\/\/.posuijixie\/post\/颚式破碎机.html)慢慢的变大、性能慢慢的变好,品种慢慢的变多,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市场。我国曾以前苏联颚式破碎机标准TOCT7084-80为依据,制定了颚式破碎机国标送审稿,对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0年,由中国矿山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国内主要厂家制造的中小型颚式破碎机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检测,只有若干颚式破碎机达到TOCT7084-80和国标送审稿中规定的指标。因此全面总结颚式破碎机在设计、使用和测试方面的经验,积累合适我国破碎机结构特点的实验数据和数据,建立破碎机最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使之推广普及是提高我国颚式破碎机技术性能,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
复摆式破碎机以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问世百余年,仍在工程中普遍的使用。各种不相同的型号的颚式破碎机虽经常期实践,一直在改进,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大同小异,而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却相差甚大。颚式破碎机的技术性能主要取决与主参数的确定、机构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设计。
3.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1)研究复摆式破碎机的构造,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2)研究复摆式破碎机动颚部分,选择最佳设计的具体方案及设计结构。(3)研究复摆式破碎机的受力情况,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其主要零件(如偏向轴、肘板等)进行设计计算及强度计算。(4)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计算结果,绘制复摆式破碎机的总装配图及其主要零件图
4.设计(或研究)方法(1)调研和参观实习,查阅收集有关的资料,了解此课题的研究动态。
(3)根据设计计算,选择合理的方案,设计出复摆式破碎机总图及各部件的尺寸
收集到国内外现有破碎机有关的资料第三周编写开题报告编撰完成,上交导师第四周至第六周分析比较各类破碎机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案得出合适的破碎机机构设计的具体方案第七周至第十周计算破碎机各部件的参数得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各部件尺寸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画图机械CAD图出图第十四周至第十六周
参考文献:1.东南大学机械学学科组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1997年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家成、杨明忠主编.机械设计.2001年第一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华南工学院、辽宁建筑工业学院主编.建筑材料机械及设备.1980年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胡城立、朱编.材料成型基础.2001年第一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丁厚福、王立人主编.工程材料.2001年第一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7.吴宗泽、罗圣果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1999年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07 09:20 ZH1115W柴油机气缸体三面粗镗组合机床总体及左主轴箱设计
10/30 16:04 三孔连杆零件的PROC及钻Φ35H6孔的夹具设计
10/30 15:26 制定左摆动杠杆的工PROC及钻Ф12孔的夹具设计
10/29 14:03 前盖板零件的PROC及钻8-M16深29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10/07 09:17 动模底板零件的PROC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09/18 20:56 叉杆零件的加工PROC及加工孔Φ20的专用夹具设计
10/29 13:58 喷油泵体零件的PROC及钻Φ14通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09/08 22:20 基于pro-E的减速器箱体造型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设计
08/30 16:42 多用角架搁板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仿线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设计
09/08 21:01 大批生产的汽车变速器左侧盖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夹具设计
10/30 15:38 套筒的机械加工PROC及钻φ40H7孔的夹具设计
10/29 14:13 套筒零件的PROC及钻3-Φ10孔的工装夹具设计